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革命老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革命老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承载地。本刊以革命老区重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展现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老区,听党话跟党走,担当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在实现现代化征途上的新实践新作为。
不负嘱托更奋发 拼搏奋进勇争先
三明市沙县区委书记 陈晓翔
三明市沙县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北,东邻尤溪、南平,南接大田,西靠三元、明溪,北连顺昌、将乐,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2021年4月27日,“三明市沙县区”正式挂牌成立。
沙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8年夏,沙县建立了闽西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1931年6月,沙县被列为红四军活动区域。1933年、1934年,中央红军东方军两度进入沙县。1934年1月,沙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全县红色政权区域占总面积75.1%;苏区人口占全县人口78.7%,沙县成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管辖的一个重要行政县。此后,沙县人民又经历了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萍、袁国平、李志民、刘正赓、麦农本、钱益民、陈仁麒、周建屏、林志群等革命前辈曾在这块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岁月里,也涌现了张廷发、肖祖梅、姜敢、黄可英、官锦铨、洪基等革命英雄人物,全县有1015名红军战士、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和赤卫队员光荣牺牲。沙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向改革要活力、靠实干来破题,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沙县考察调研,对医改、林改、乡村振兴、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殷殷嘱托,声声入心,沙县老区苏区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实说实干、敢拼敢上,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30.76亿元,同比增长5.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37亿元,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73亿元,同比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6亿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2元,分别同比增长4.4%、7.1%。
新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福建省委、三明市委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推动“四领一促”工作,以项目攻坚活动为抓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以“红色领航”聚合力。红色是沙县鲜明的底色。我们将坚持传承红色基因,依托俞邦村、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现场教学点,做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循迹教育路线。挖掘兴国寺、荷山红军村等红色资源,壮大红色旅游、研学培训产业,进一步拓展“红色+”产业链。加强老区苏区政策研究,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算内、专债等投向,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争取补助性资金17亿元、专债资金15亿元以上,进一步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以“生态领向”挖潜力。我们将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方向,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海绵城市改造等一批城建项目稳步落地,加大东溪、畔溪等流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确保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推动淘金山、水美土堡群等景区迭代升级,开发小吃寻味、非遗体验、研学培训等业态,进一步打响“古韵虬城 食赏沙县”品牌。依托现代化消防实训基地等重要平台,积极承接或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推进“赛事+旅游”“赛事+商贸”等业态融合发展,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10%以上。
宜居宜业新沙县
以“产业领跑”强动力。重点抓好3条县域重点产业链和2个特色产业发展。机械装备方面,以机科院海西分院工业母机带动,引导立宜信、顶创恒隆等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力争产业产值突破220亿元,争创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食品方面,以小吃食品产业园为载体,以醉有才、厨神等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醉有才小吃复合酱料生产等17个项目建设,力争产值突破50亿元。竹制品制造方面,壮大青山纸业、极野食品等链主企业,加快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青山纸业年产20万吨竹浆技改等15个项目,力争产值突破140亿元。沙县小吃方面,以实施“六项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探索“稳门店、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全链条发展路径,力争全年新增标准门店3050家,总数突破1万家,全链产值达580亿元。应急产业方面,推进基地无人机等28类灾种处置功能训练模块建设,加快布局应急装备产业园,着力培育百亿级应急产业链。
以“改革领先”激活力。改革是沙县的基因,我们将坚持深化医改、林改、教改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造农村宅改等“一县一特色”品牌,争取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沙县经验。深化闽台交流,推动台湾沙县小吃直营店建设、加盟店发展,办好海峡两岸美食嘉年华等系列品牌活动,擦亮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品牌。深化对口支援、沪明对口合作、山海协作,加快推进山海协作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应急装备产业数字赋能基地等12个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合作成效。
不负嘱托更奋发,拼搏奋进勇争先。沙县区将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时刻保持“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见成效,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中走前头、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