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建会30余年来,在为老区和老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始终做到坚持红色引领,宣传弘扬老区精神;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坚持围绕促进发展,主动办好实事好事;坚持联络各方社会力量,凝聚合力开展工作。老促会已成为促进平顶山老区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
坚持红色引领,宣传弘扬老区精神
平顶山市老促会始终把宣传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工作重点,坚持红色引领,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形成以红色场馆建设带动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产业的“1+3”工作格局。
(一) 建设一批红色教育基地
平顶山市革命老区拥有红色遗址(遗迹)134处。这些红色资源是革命老区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也是老促会开展工作的一大优势。老促会始终把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工作,把红色场馆建设作为红色基因的载体、红色教育的课堂、红色产业的基地,走出了以红色场馆助力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多年来,全市累计协调投入资金5亿多元完成91处红色场馆建设和改造,其中大中型红色场馆43个,乡村红色馆室48处。这些场馆大多被省、市、县有关部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基地”等,其中郏县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曹淘旧址等4座场馆被中国老促会、河南省老促会命名为“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革命史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编纂一批革命老区红色教育书籍
近年来,平顶山市老促会系统通过挖掘整理革命史料,先后编辑出版了《光辉的历程》《平顶山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县发展史》《决战豫西》《红色记忆》等红色历史书籍31部,为丰富地方红色历史文库作了贡献,也为全市开展红色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2017年6月,按中国老促会统一要求,市老促会启动了《革命老区县发展史》编纂工作,多次召开编纂工作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提出工作要求,组织各县老促会抽调专人进行编写。在市县共同努力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前,平山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工作,受到中国老促会、河南省老促会的表彰。
(三)举办一场大型革命历史展览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由市老促会牵头筹办了“红色印记”革命历史展览。从讨论制定展览大纲到制作展板、完成布展,历时90余天,布展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全景反映了平顶山地区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红色历史。展览开展后,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观展,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参观活动,15万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在观展中接受了革命史教育。该展览是河南省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唯一的革命历史原创展览,获得了河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主题展览和国家文物局“全国百个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殊荣。
(四)拍摄一批革命历史影视专题片
平顶山市老促会联合电视台先后拍摄制作了《老区行》《光荣的使命》《红色鹰城》等电视专题片40余部(集)。2019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市老促会决定拍摄一部全面反映平顶山地区革命斗争的纪实片,以宣传老区的历史贡献和革命精神。在市老促会统一筹划、各县(市、区)配合下,这部历史影片《红色鹰城》于2019年国庆节前拍摄完成并在社会放映,观众近20万人次。市领导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并将影片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视频学习资料发放到市县直各单位组织观看。同时,老促会还组织文艺工作者编排了大型革命题材戏剧《火种》马英》向社会进行公演,受到普遍好评。
(五)办好一个红色栏目
平顶山市老促会近年来在电视、广播、报纸开辟红色宣传专栏(节目)20多期(次),制作宣传页22万多份向社会发放。2018年7月1日,老促会与市教育电视台联合开办的《红色鹰城》栏目正式开播。栏目重点宣传平顶山的革命历程和英烈人物的感人事迹,旨在对全市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该栏目先后推出《星星之火鹰城燎原——平顶山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的辉煌历史》《抗日曹沟独立千秋》《红色段庄革命堡垒》等20余期,收到良好效果。
(六)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老区精神、红色基因重在传承,传承离不开宣传。市老促会通过组织纪念会、研讨会、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和各种有效载体,加大对老区精神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市县老促会每年清明节都组织干部、群众、学校师生怀念先烈、祭奠英灵;多次举办“平顶山市老区建设杯征文”活动,极大调动了老促会和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作出老区文化艺术作品3166件,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老促会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展示。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扶贫解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个中心,老促会坚持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先后撰写调研报告380余篇,为党和政府老区问题决策提供了意见建议,较好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促进众多问题得到解决,取得良好成效。
1997年开展的“万人帮户”调研中,总结了鲁山县对口帮助万家特困户实施脱贫工程的经验。形成的调查报告引起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作了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在鲁山县召开了现场会推广鲁山县的经验,对国家“八七脱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2003年,通过对鲁山县3个深山老区乡分散独居户情况调查,提出了实施扶贫搬迁的建议,引起省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于2004年安排140万元资金在鲁山县启动了深山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自此,扶贫部门每年都安排资金用于扶贫搬迁。到2020年底,全市20,955名贫困人口通过搬迁入住新居,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2014年,市老促会牵头组织,对全市老区乡镇、老区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全面摸底调查,提出了分类、分期分批实施重点帮扶的工作意见,被市委采纳,进入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的决策。
2014年至2017年,围绕如何解决郏县老区经济和民生用水严重困难问题,市老促会会长裴建中、副会长王安等领导同志多次深入郏县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了多篇调研报告,并就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向省水利部门和市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引起各级高度重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围绕助力老区发展,主动办好实事好事
(一)运用老区专项资金,帮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2014年以来,累计运用老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700万元,安排老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8个,利用市扶贫资金435.7万元实施老区项目18个。市县老促会积极组织申报、协调各级扶贫、以工代赈资金1.93亿元,实施项目431个,帮助老区修建学校42所、道路413公里、饮水工程129处、扶持老区产业项目31个。这些项目工程建成后,使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老区的建设得到较快发展,老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引进项目、资金,助力老区发展。老促会协调电力企业,为老区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了24座村级光伏电站,促进部分老区群众实现了增收。2021年引进了江苏银河集团的“工小兔”人才服务项目,建成并运营了郏县、叶县、鲁山县等县域工小兔就业服务三级服务平台,投资2500万元,建设技能培训学校3所,已帮助3000多名老区群众实现就业、增加了收入。
(三)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群众致富能力。老促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持续在老区举办了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组织农业科技专家为老区群众传授种植、养殖、加工等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接受培训的老区群众达14万多人次,接受技术咨询群众达26万多人次。老区群众就业能力普遍提高。2017年以来,老促会在老区开展了新一轮精准扶贫培训,与市技师学院联合举办了1200多期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老区群众10万多人次,为老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作出了贡献。
(四)帮助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助力老区人才成长。相继筹资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为老区累计修建小学42所。通过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累计筹措资金1150余万元,资助3187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2750名初、高中学生完成学业。老促会还先后帮助59个老区村建设了图书馆,累计捐赠图书100余万册,进一步丰富了老区农村文化生活。
(五)大力开展社会扶贫救助活动,真心实意为老区群众办好事。市老促会联合市扶贫开发协会,联系爱心企业和单位,每年在老区组织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慰问活动。近十年来老促会先后向5404名革命后代、烈士亲属、红色遗址守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及老区留守老人、儿童、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233万元、物资价值130余万元,为其送去了组织的温暖。2014年至2016年,老促会配合省老促会,与有关医疗部门结合,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健康知识进老区”活动,在老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37场,听众3000余人;累计为255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老促会组织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疗单位,经常深入老区贫困村开办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开展义诊服务和卫生健康咨询服务活动。与慈善爱心组织相结合,开展了向残疾人发放助残器具活动。
联络各方社会力量,凝聚合力开展工作
老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各级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需要协调各方,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造支持老区发展的良好氛围。市老促会成立后,先后把与老区工作密切关联的26个市直职能部门吸纳入市老促会成为理事单位,壮大了老促会工作团队力量。老促会与理事单位紧密加强联系,一道开展相关工作:与宣传部门及媒体单位结合,深入开展老区宣传工作:与组织部门结合,用革命历史及老区精神对党员开展教育培训:与扶贫部门结合,共同搞好老区脱贫攻坚;与财政、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结合,协调落实资金,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进展;与党史、地方志、民政等部门结合搞好革命遗址保护、修复、利用和老区革命史编纂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和有资质的培训单位结合,开展对老区群众的技能培训;与卫生医疗部门相结合,做好健康知识进老区相关工作。
近年来,平顶山市老促会与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与协会企业开展双向服务活动:由市老促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帮扶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后为老区发展提供资金和产业帮扶。老促会还联系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儿慈会、省市慈善总会、爱心之家助学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及爱心人士,在我市开展了“筑巢工程”“溪桥工程”建设,开展了救助脑瘫儿童、资助贫困学生等活动,取得明显社会成效。
市老促会始终注重加强与县(市、区)老促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基层老促会工作的指导支持,主动帮助解决领导班子配备、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四有”办公条件等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拥有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在老促会系统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诸如开展全局性的社会调研、全面推进红色场馆建设、筹办大型史展、编撰红色史书、接待各种大型会议的参观研学等各项工作任务,受到领导和社会各方普遍好评。
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联系,争取市领导的重视支持
平顶山市老促会历来注重加强与市委、市政府日常工作中的沟通联系,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老促会的工作开展情况,他们了解老促会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及时向县党委政府领导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支持老区和老促会工作的话资料,报送省委、省政府国老促会和省老促会印发的重要资料,让他们了解中央、省委和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精神;邀请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老促会参加活动和检查指导工作,带动各级党委政府对老促会工作更加重视。
近十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老促会工作,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老促会工作汇报,对老促会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市委明确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市长分工联系老促会工作,已形成工作惯例。市委主要领导及各分管领导经常抽出时间听取老促会工作汇报,参加老促会有关会议及活动,亲自阅批老促会调研报告,及时对老促会工作作出指示,并帮助解决诸如办公条件“四有”问题,老区建设项目专项资金问题等等,为老促会搞好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老促会一心一意致力于促进老区发展,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先进集体”,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河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被中国老促会授予“全国先进老促会”并获得“支持老区妇女工作贡献奖”,被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授予“平顶山市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多次被河南省老促会评为“河南省老区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