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固始县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列为乡村振兴“首位工程”
2019年,河南省固始县胡族铺镇迎河村朱家勋兄弟俩,回乡种植了50多亩柑橘。刚进入产果期的2023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5万元。朱家勋说,今年,四至六年生的橘树将全部挂果,保守预估可收入30万元,等明年果树全部进入产果期后,每年收入预计不少于50万元。在朱家勋兄弟俩及北国江南等企业带动下,迎河村有872户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种植了柑橘3.7万余株,户年均增收1.2万元。
固始是农业大县、超级产粮大县。近年来,固始县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列为乡村振兴“首位工程”,持续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2023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70.7元,同比增长8.7%,较全国、河南省、信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高1.0、1.4和 0.2个百分点。
放大家庭经营净收入潜能
家庭经营净收入始终是农民收入的“压舱石”。为稳住这个基本盘,固始县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提升产能抓建设。在脱贫攻坚期间,固始县先后建成产业扶贫基地927个、扶贫车间13家、光伏电站120个,889家经营主体、12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10231户农户长期受益。2021年以来,固始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0.0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56.8万亩。截止到2023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52.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从事农机作业人员达到2.3万人。
优化布局建基地。固始县立足地处全国中籼稻、双低油菜生产优势区及弱筋小麦生产适宜区和固始鸡、紫云英、豫南黑猪原产地等优势,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小麦、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2.14万亩、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7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6处等,正在实施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高粱、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32.55万亩。固始县粮油集团公司在全县累计建设有机小麦生产基地19.3万亩,每公斤小麦售价高出市场普通小麦0.8元,基地农民种麦效益实现翻一番。
集约经营上规模。到2023年,全县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2706家、家庭农场6805 家,发展市级以上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9家,培育认定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个,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20万亩,其中10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面积43万亩,100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面积13.6万亩。
持续发展兴产业。目前,固始县优质稻米、双低菜籽油、豫南黑猪、固始鸡、蛋鸡、固始鹅、柳编、茶叶等产业已基本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优势产业开发成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和增加工资性收入的主渠道。以固始县豫申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为链主,近年来,每年订单收购优质稻谷10万吨以上,带动基地农民提质增收3000万元;吸纳农民就近就地就业160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960万元。
调整结构促融合。整合资源、要素,推进“三链同构”,让农户农民在产业链条上有位置。三河尖镇是“中国柳编之乡”核心区,通过采取支持建立柳条基地、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实行“公司接单设计+合作社派单到户+农户照单制作+公司回收出单”的产业链闭环模式等措施,126家柳编企业带动镇内农民兴办家庭作坊,7000户农民月均增收3000万元至3万元,有1.6万人靠柳编走上了发家致富路。在全域旅游发展中,各景区、景点周边及旅游通道沿线的农家庭院,建成了旅游山庄、生态农庄、农家乐或改造成民宿,许多家庭办起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作坊,农产品生产转变成了服务于旅游业的特色产品生产,实现了三产有机融合、同步发展。
拓宽增加工资性收入途径
在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打好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等“组合拳”的同时,固始县着力在稳岗扩岗促就业上下功夫,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加速农民变市民。自2000年以来,固始县建制镇由8个增加到20个,增长150%;全县城镇化率由16.8%提高到47.56%。2023年,城区面积发展到55平方公里,人口突破50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350人,人均年工资性收人2.5万元以上。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2023年,固始县新培育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7家,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瞪羚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6家,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9.66亿元,同比增长4.8%。近年来,固始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承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高地,通过“整体平移式”产业招引,已建成运营16个纺织专业园区,入驻各类纺织设备4.2万余台,发展纺织服装企业329家,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5万余人,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胡族铺镇2022年以来先后落地的固始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固始县胡族铺镇苏美达纺织车间,合计新增就业岗位270个,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
坚持“项目为王”,用项目激活发展、点燃全局。2023年,固始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新开工项目入库139个,总投资194.14亿元,项目实施后吸纳农民就业在8万人以上。
开发公益岗位。到2023年底,通过政府开发的公益岗位达到11类,合计就业15188人。
强化支持保障促转移增收
固始县是闻名全国的劳务输出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劳务经济列为发展老区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要事,多措并举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截至目前,经“雁归来”系统登记的外出务工人员50.4万人、返乡就业创业人员3.28万人,劳务经济发展不仅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广阔天地,促进了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而且为老区发展培养了大批“能人”。
固始县不走样落实支持保障政策。2023年,全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各级财政补贴,应发尽发、全部到位。
培育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点
2023年,固始县针对农村居民财产性净收入存在的短板,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取得了较上年增长23.9%的可喜成效。
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以2023年5.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和2024年1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采取整村流转方式,平均每亩流转费提高150元。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程序成立了60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228.3万股,向农户颁发股权证书42.7万多份,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保障了农民权益,壮大了集体经济。
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试点。固始县现有农村宅基地297170宗、88200亩。为充分激活闲置宅基地和空置农房等“沉睡”资产,2023年,固始县把盘活闲置宅基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在试点工作中,累计审批农村宅基地1069宗、165492.9平方米,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348宗、3066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