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外地之窗外地之窗
发扬“两幅标语”精神,四川省新青川正阔步走来
2024-11-04 10:00:22来源:中国老区建设作者:​ 曹琳 贾洪明

截至2023年底,青川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1亿元……

近年来,四川省青川县老区人民大力发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两幅标语”精神,感恩奋进、自强不息,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无愧于新时代的辉煌答卷。

一次次发展前行的青川速度,一个个真抓实干的青川印记,共同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青川之歌”。在新的征程上,青川将继续大力弘扬“两幅标语”精神,一个充满希望、奋力赶超的新青川正阔步走来。

推动文旅经济发展,打造旅游新胜地

青川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天府旅游名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4.01%,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

近年来,青川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打生态牌、走文旅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熊猫家园·青秀之川”文旅品牌。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1277.98万人次,同比增长33.07%,旅游综合收入高达146.7亿元,同比增长37.75%。

自2022年起,青川县秉持“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的理念,全力推进唐家河旅游区建设。

唐家河旅游区串联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及周边的青溪古城、官帽山、青龙湖等各类优质旅游资源,开发构建了涵盖科研科普、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等多元化的旅游业态和产品体系。不到一年时间,森氧美墅、林影星空等一大批精品酒店和特色民宿开门迎客,唐家河游客中心、唐家河演艺中心、青川县署、阴平古道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用,核心景区实现了华丽蜕变。

围绕“一河两湖两山两廊”的文旅产业布局,青川积极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水平,旅游要素全面增强。

“青溪八景”、三国文化融入食材,形成了古色古香的“古宴”;提升现有酒店、民宿的服务能力和接待水平;建好广平高速公路这一外联大通道,开通乡村旅游客运班线;推出青溪古城民俗风情之旅、唐家河梦幻之旅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研发“吕不韦铜戈”“青川木牍”“青川熊猫”等多类文创产品投入市场;推出大型生态感知剧目《唐家河·境》沉浸式演艺、青溪古城裸眼3D灯光秀、古城夜游、沉浸式互动场景剧《县衙审案》等文旅产品让远方的客人真正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发展特色产业,奏响富民新乐章

从每年三月下旬开始,省内外闻名的青川羊肚菌便迎来采收黄金期,在一片片羊肚菌基地里,随处可见村民忙碌采摘的身影和络绎不绝前来采购的客商。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独特的气候优势和土壤条件为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村里的老百姓以前给别人打工,现在雇人给自己打工。”木鱼镇红旗社区食用菌种植大户卢中白谈起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充满自豪。

据统计,2023年青川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全年食用菌产量1.25万吨,综合产值达15亿元。

食用菌产业只是全县众多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青川县加快推进“2+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有保障。

坚持多业并举,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围绕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青川不断加大特色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稳步推进食用菌、茶叶、道地药材生态养殖、木本油料等产业集群建设,持续提升产业层级、拓展市场空间。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园区共建,强化“七佛贡茶”“青川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挥省级农业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食用菌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全链条发展,依托电商平台,打响青川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青川造”特色农产品实现从“卖掉”到“卖俏”的转变。

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青川工业也在稳步前进。近年来,青川县认真贯彻落实广元市“拼经济比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定“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不动摇,重点聚焦“两链两区”,围绕硅系、锰系、再生有色金属、机械制(铸)造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巩固锰系新材料、硅基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势头,深入实施“工业提振行动”,大干快上搞建设,全县工业经济实现了强劲增长,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落实民生实事,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如今我们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学校和医院布局科学,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城乡群众就医就学非常方便,在家门口就能跳舞休闲健身。”乔庄镇万众社区居民李爱莲满脸幸福地说,社区还经常组织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大家的生活都很幸福、充实。

近年来,青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民生事业置于突出位置。2023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达65.7%。

——突出学位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23年,青川县先后启动竹园梁沙幼儿园、乔庄初中迁建等6个项目,新增学位1680个,中考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普通高考重本和本科上线人数创十年新高,职业教育就业率达100%,成功创建省示范幼儿园1所,获评四川省社区教育示范县。

——突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妇幼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改革获得国家卫健委肯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集采药品、高值耗材价格降幅明显,开通省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药机构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让就医难成为历史。

——坚持突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盘活青川(竹园)体育馆,新建东山健康主题公园,熊猫公园、双拥公园等“城市绿肺”,蒿溪回族乡、曲河乡、青溪镇相继建起了体育场。去年,全县新(改)建多功能运动场、全民健身中心等共计15个,让群众休闲健身有了更多好去处。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表彰,涌现出爱心公益联盟、乔庄镇“红立方”、三锅镇“红跑跑”、地博馆的“旅游+”、木鱼镇的“搭把手”等文明实践品牌志愿服务队伍,“道德之光”闪耀青川大地,“文明青川”建设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更加灿烂,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