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外地之窗外地之窗
江苏省海安市:转型升级的家庭农场什么样?
2024-05-14 11:57:40来源:中国老区建设作者:申承银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智创家庭农场声名远扬。2017年10月,在多个领域小有成就的唐家恂进军农业,最初通过村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300多亩,成立智创家庭农场。经过三年五茬农作物的收种,“牛刀小试”取得了一些成绩经验,接着便一发不可收,进一步扩大规模,2019年达750多亩,到2023年共流转土地1600余亩,解放了740多户的劳动力,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

但是,唐家恂明白,一些农民流转土地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缺少劳动力就是缺乏种田技术,如果自己的家庭农场只有量的扩张,没有实打实的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加持,也会走入困境,于是,唐家恂开启了农场的转型升级之路。

机械化替代传统耕作

唐家恂先后投入370万元购买东方红拖拉机和与之配套的旋耕机、平地机、植保机、育秧播种机、循环式谷物烘干机等,满足家庭农场生产的需要。而后又建起840平方米的综合用房和650平方米的水泥晒场等配套设施,总装备超过600万元。农场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过程的育苗、耕作、种植、植保(飞防、飞施 )、收割、烘干、秸秆还田等全程机械化,很有农业现代化的味道。

农业机械化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最初流转的750亩农田有300多个田块,高低不平落差大,最多达到五六十公分,个别农户退宅还耕的田块比周围高出一米以上,不利于大型机械耕作。唐家恂利用激光平地机,历经3年5茬平整土地200多亩,不仅平整连片增加了耕地面积,便于大型机械作业,也解决了田间三沟的配套问题。

在添置各类农业机械的同时,他虚心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参加省市专题培训和现代农业讲座,并聘请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实现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的传统农业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

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

唐家恂在实践中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农业机械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驾驶、播种、农作物监测、施肥喷药、水肥一体等机械都需要智能升级,高新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应该处于重要地位。

唐家恂采用“整机采购+现有农机智能改造”的方式,实现稻麦耕、种、管、收农业作业的全程智能化。

投入数十万元,采购农田智能化管理无人机及软件、北斗卫星水田平地机、智能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水田秸秆埋茬起浆机、智能旋耕机等10多台(套),构建农田智慧化管理系统,做到智能路径规划,自动控制作业进程,实现精准喷药、变量施肥等无人化操作。

智能化升级翰迪尔久保田、东风拖拉机、日神插秧机等5台农机及配套设备,加装农机自动导航设备,并入农场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农机智能控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开发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协调农机操作等综合管理,保证农业机械高效精准运转。在智创家庭农场,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满身汗的场景已不复存在,新时代农民’拿着手机搞田管,机器轰鸣人清闲”。

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五个灌溉车口智能操作平台的应用同样节省了人力和水资源成本提高了使用效率。无人机实施的飞防、飞施,除了满足农场1600亩农田的需要,还为邻近农户代管飞防、飞施面积2000多亩,应邀为如东、如皋、东台等邻近县(市)农场飞防、飞施作业3万多亩,发挥了技术优势,增加了收人,扩大了高科技的服务半径,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周边群众的高度赞扬。

科技创新助力增产增收

智创家庭农场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与省农业农村厅、南京农大、扬州大学开展长期的科研合作,主动承担试验项目,提供实验基地,争取他们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和帮助。

2023年,农场承担了两所高校水稻金香玉一号、小麦扬复麦十三号良种栽培试验,承担了省农业农村厅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核心示范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方等数十项科技实验项目。农场在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吉美林指导下开展栽培、植保、士肥、选种等各项实验,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并通过验收。

据统计,智创家庭农场科技创新加农机智能化,节约化肥、农药、灌溉用水25%,节约人工70%,增加产量10%,实现增效、节本,提升品质。2023年,农场稻、麦两熟喜获丰收,亩均纯收入增长在15%左右。上缴的土地流转费130多万元,让家庭农场附近的农民也从一家一户的耕地上解放出来,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到家庭农场和其他企业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