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促会是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简称。中国革命老区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根据地的简称。全国有1599个革命老区县,分布在28个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顾委撤销后,邓小平、陈云、习仲勋等同志倡导,一大批党政军离退休老同志联系社会各界成立了这一全国范围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山东有16个老区市109个老区县,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2009年成立。 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承担着“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光荣使命。烟台既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未来,烟台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将广泛联系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老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2023年2月25日,烟台市所辖十五个区市已全部成立了老促会组织。
首页 > 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携手共筑幸福路——“老区·新路”系列调研之二
2023-05-16 17:21:40来源:红色胶东作者:

引言:为树立典型、蹚开路子,提升理事会员单位帮扶老区村工作质效,2022年下半年,市老促会联合工作组重点对万华集团、渤海轮渡集团及其挂钩帮扶的胶东第一个县委诞生地——莱阳市万第镇水口村、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故乡——龙口市七甲镇常伦庄村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通过点面结合、对比分析、问题反思,对企业在帮扶老区村振兴发展中的成功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对制约帮扶工作的矛盾问题做了客观分析,为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化落实,引领理事会员单位更加主动、精准、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助推老区振兴发展,提供了方法路径和经验启示。

 2020年以来,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在组织实施“一十百千万”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引导理事会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点挂钩帮扶红色基因特色村,通过党建引领、资金投入、产业扶持和重点帮困,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管理全面提档升级,助力老区村不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了老区村的发展活力。截止2022年底,通过市老促会牵线搭桥,全市共有24家企业与17个红色基因特色村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投入各类帮扶开发资金4900多万元,改造修缮红色场馆10个,精准帮扶困难家庭200余个,普遍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17个红色基因特色村均受到上级表彰。

 一、厚植责任情怀,真正把帮扶老区村工作摆上位置

 老区是革命征程的出发地,镌刻着党的初心使命。只有真切感悟、深刻理解老区丰厚的红色底蕴、无私的奉献精神,企业才能不断提高支持老区发展的政治站位,自觉增强回报老区人民的社会责任。

 一是在深入中提升境界。企业领导同志、尤其是一把手对革命老区红色历史的认知程度,决定着帮扶工作力度。渤海轮渡集团与常伦庄结成帮扶对子后,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同志多次亲自带队到常伦庄开展调研活动,他们详细听取乡镇领导、村支部书记等同志对常伦庄的情况介绍,认真参观了全国战斗英雄任常伦纪念馆,详细了解掌握常伦庄的发展历程、自然资源、经济状况、任常伦的英雄事迹及所形成的红色文化。于新建对随行的班子成员说:“在这里不仅能看到英雄成长的足迹,更能看到我们党的根和魂。我们帮着老区村做点事,也是在为企业发展强根铸魂。”万华集团领导同志走进胶东第一县委旧址时,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走进老区才能深入了解老区的红色历史,才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帮扶老区村不是一般性质的扶贫开发,而是企业发展之后的反哺回报,应摆上优先的位置。”公司工作专班先后10多次深入水口村调研,挖掘红色资源,搞好整体规划,研究帮扶方案,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水口村开发建设。

 二是在融入中凝聚共识。于新建总经理座谈中讲到:“企业帮扶老区村并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方都受益的事。”渤海轮渡集团是亚洲综合运力最强的客滚运输企业,不仅平时海运任务艰巨繁重,而且还承担着战时保障作战力量海上输送的重要使命,要求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平时工作过得硬,关键时刻冲得上。渤海轮渡集团与常伦庄牵手后,在帮建中实现双赢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他们捐资100万元扩建修缮了任常伦事迹纪念馆,并挂牌为公司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基地,分批次组织干部职工到现地参观学习,并通过《渤海轮渡报》及时宣传学习教育情况,交流心得体会,积极推动任常伦精神融入企业文化。通过耳闻目染接受红色教育,使企业员工从中感悟精神力量,接受思想洗礼,强化责任担当,给公司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达到帮扶老区与培养队伍的双赢效果,进一步树立起了企业品牌形象。

 三是在纳入中形成合力。调研中感到,企业帮扶老区村不仅要投入财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要投入真情和热情,真正把帮扶工作当责任不当包袱,当份内之事不当额外负担,纳入公司议事日程和工作范围。渤海轮渡集团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帮扶常伦庄工作,制定了定期慰问老党员、老军人、军烈属,村民享受考学奖励、乘船优惠、招工优先、帮销农产品等一系列具体务实的扶持措施。三年来,每逢重阳节,公司领导带队到村里向80岁以上老人赠送慰问品,用于资助困难家庭、奖励大学生的资金合计10.6万元,帮销红薯、苹果、小米等农产品5100斤。万华集团对帮扶工作,采取专题研究筹划、专班跟进对接、专款支撑保障的形式,形成党委领导重视、多部门联动、员工积极参与的整体合力。公司选派富有帮扶经验和工作热情的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剑波同志全程负责,集团党群、党办(总裁办)、财务等多部门配合联动、同向发力,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

 二、坚持真抓实帮,助推老区村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企业帮扶老区村是一项良心工程,既不能做虚华表面文章,也不能搞短期应付行为,需要真情付出、久久为功。万华集团和渤海轮渡集团两家企业在帮扶实践中,能够立足老区村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群众的迫切需要,摸实情、想实招、用实劲,通过近三年扎实帮扶、精准施策,给老区农村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让老区群众得到了摸得着的实惠。

 一是挖掘红色资源,擦亮老区底色。红色基因是老区村的特有资源,也是老区村一张鲜亮的“名片”。把老区村的红色资源挖掘好、整理好、宣传好,不仅能守护老区村的红色根脉,提振老区群众守正创新的内生动力,而且能进一步扩大老区村的知名度,为老区村振兴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万华集团会同万第镇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水口村革命遗址、历史资料、红色文物进行了全面挖掘整理,修复了胶东第一县委、中心县委旧址,修葺还原了胶东第一批共产党员宣誓地,收集大刀、火铳、土枪等老旧兵器以及文件、资料、衣物等革命文物70余件,对莱阳县委旧址展馆重新进行布展,在村口修建了长120米的宣传长廊,利用两侧挂板详细展示了水口村的革命历史,打造了沉浸式教育的红色场所。在渤海轮渡集团的帮助支持下,2021年12月13日,任常伦事迹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开放,纪念馆采取文字、图片、实物、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全景式展示了任常伦成长历程,置身其中让人深受教育启迪,实现了常伦庄村民多年的夙愿。这两处红色场馆,成为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史教育和团建基地,被定为中小学生的研学课堂,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这里也成为网红打卡地,周边许多人慕名而来,带动了乡村旅游。

 二是注重因村制宜,选准帮扶项目。万华集团所帮扶的水口村土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良好,但由于土地承包到户,村民自主经营,造成农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产业项目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致使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普遍不高。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万华集团协助水口村完成1800亩土地流转,在集中连片的地块大规模推广“红色小米”、西洋参等种植项目,利用山地、坡地发展花椒、莱阳梨等特色产业。2021年,万华集团帮助水口村销售了140万余元的农产品,村里增收达150万元。渤海轮渡集团所帮扶的常伦庄,1959年修建王屋水库时全村从库区移民到现在位置,由于地处水源保护地、人圴占有耕地少、交通不便等多种因素制约,村民虽然吃穿不愁,但腰包却一直鼓不起来。在摸清常伦庄发展底数后,渤海轮渡集团和村里一起确立了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休闲农业、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的规划思路,他们帮助村里设计了农产品包装盒,对村容村貌进行升级改造,利用山峦坡地发展光伏发电。现在来这里开展团建活动、休闲垂钓、踏青赏景的人越来越多,给这个原本沉寂的小山村带来不少生机活力。担任村支书已9年的王忠金由衷地讲到:帮钱帮物不如培育个好项目,渤海轮渡集团的帮扶,为我们村播下了“金种子”,为父老乡亲留下了“钱袋子”。

 三是搞好整体治理,带动全面发展。在万第镇调研了解到,万华集团在帮扶水口村过程中,注重与莱阳市、万第镇长远发展布局精准对接、一体规划,加强整体打造,不搞零打碎敲,既促进了水口村全面建设提档升级,又带动了周边区域同步协调发展。万华集团从产业、基建、文化、党建等多个角度对水口村进行帮扶,翻修改建村委办公室8间,满足了支部党员活动需要,扩建提升村卫生室,增加药品种类及诊疗康复设备,修建了占地40多亩的村民休闲公园和文化广场,整修硬化村里道路3600平方米,水口村生活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观,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按照“帮扶一个村带动一个镇”的工作思路,万华集团会同万第镇政府,聘请北大博雅方略集团,对以水口村为中心的全镇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了“一心、双轴、八区、一环”的红色文旅发展格局,相关建设项目已列入莱阳市政府工作计划,为促进万第镇红色文旅联动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积极探索建设“万第红”镇级联合社发展模式,按照“联合社抓引领带动、村级社抓生产落实”的工作定位,积极推动花椒、小米等特色产业大规模种植,全镇发展花椒、小米等各种农产品2400亩,由联合社负责收购加工、品牌包装、定价销售,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抱团式发展,可为每个村集体增收70多万元,辐射带动了全镇14个村经济共同增长。

 四是着眼持久经常,健全工作机制。渤海轮渡集团为推动帮扶工作深入落实,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总经理任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统筹领导,他们结合工作进程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确保了帮扶工作常态运行、落实到位。会议研究制度。定期听取帮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帮扶工作形势,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制定项目发展规划和推进落实措施,把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工作贯穿于帮扶工作全过程。专班负责制度。组成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公司领导牵头带队、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专班,负责帮扶工作具体筹划落实,协调解决工作矛盾问题,跟进抓好项目组织实施,真正压实帮扶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协调运转制度。围绕推进帮扶工作有效运行落实,企业与所帮扶的老区村形成“大事共议、急事共商、要事共决”良性互动,每年年初村企共商一次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决定重大举措办法;每季度听取一次项目计划落实情况汇报,共商推进之策;定期调度、研究、解决帮扶实际问题,村企在及时联系协调中实现优势共享、责任共担、互促共赢。督导评估制度。根据三年帮助工作计划,企业依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按照建设标准、完成时限、主责方履职等内容,定期对帮扶项目进行跟踪督导、优化微调、质量评估,全程加强对帮扶资金投向的监管,提高款项使用的质量效益,确保帮扶工作高质量落实。

 三、加强联络服务,架起村企携手共建发展的连心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革命老区面临的沟坎更多、挑战更大。烟台是制造业大市,国有企业实力雄厚,民营经济发达,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900多家,动员组织更多企业牵手帮扶老区村走上振兴发展之路,既是老促会的重要职责使命,又是烟台老区显著的优势条件。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老促会的工作部署和烟台市委“走在前、开新局”的总体要求,加强工作引领,当好桥梁纽带,汇聚企业力量,为打造推进革命老区共同富裕“齐鲁样板”示范市积极贡献老促会力量,连续两年被山东省老促会表彰为“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先进单位”,被烟台市评为“乡村振兴贡献突出单位”。

 一是积极穿针引线。参加座谈的企业领导真诚地讲到,我们的帮扶动力不仅来自于对老区村的敬仰和企业的责任担当,也是被老促会一大批老领导的奉献精神所感染。为推动帮扶工作落地,李勃、张丛两位副会长带发展建设部、社会动员部相关人员,先后10多次带村干部进企业联系对接、陪企业领导到老区村实地调研,不辞辛劳抓项目、破难题、搞协调,促使村企在帮扶过程中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实践证明,老促会组织协调越到位,村企联系就会越紧密,帮扶工作就会越深入。当前,全市17个红色基因特色村都与企业建立了挂钩联系,经过两年多的帮扶实践,确实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因三年疫情影响,也有不尽意的地方,有的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扶持项目落实缓慢,有的后期投入不足,成效不明显,等等。这就需要老促会进一步发挥联结村企的桥梁作用,自觉践行胶东革命老区精神和“四千”精神,进村入企搞沟通,穿针引线抓对接,真心实意解难题,组织会员企业、老区村联席会商、共谋发展,引导企业持续加大对老区村的关注投入,确保帮扶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二是主动纾困解难。针对疫情造成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发展受限的情势,烟台市老促会及时提出“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基调。为促进消费、助力发展,2021年9月份,我们协同市文旅局、海阳市老促会在海阳郭城镇战场泊村组织烟台红色基因特色村旅游资源展示会暨红色经典旅游线路采风行启动仪式,2022年8月份,会同市文旅局、莱州市老促会承办了“胶东红潮·美丽乡约”烟台红色基因特色村旅游首发团——莱州行发车仪式,广泛推介旅游资源和企业产品,赢得社会各界纷纷点赞,许多企业表示希望成为老促会会员单位。这启示我们,对会员企业多一份理解服务,就会凝聚起帮扶老区的更多力量。当前,经济形势虽然持续回暖,但“后疫情时代”的影响依然存在,企业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更是步履蹒跚。因此,需要我们老促会系统按照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有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会员企业走访调研,了解经营困境,摸清问题症结,探讨解决办法,及时向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建言献策,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处境和承受能力,引导他们力所能及为老区做工作,不增添额外负担。

 三是搞好激励引导。市老促会通过《红色胶东》期刊集中宣传、在烟台老区网站设立专栏、评选百名促进老区发展先进典型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反映会员企业帮扶老区村发展的成就风采,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社会影响力,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用好自身宣传阵地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协调宣传部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融媒体平台作用,通过老区新貌报道、企业家专访、文艺作品讴歌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反映企业帮扶工作成果,多角度展现企业家的责任情怀,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推进老区建设发展的行列之中,实现了多企帮一村。下一步,要通过召开帮扶工作座谈会、老区发展现场观摩会、会员理事会等时机,让优秀企业走到前台畅谈体会、交流经验、捧杯领奖,引领会员企业以更高标准、更大热情做好帮扶工作。同时,要依据《关于加强老促会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的进退机制,对履职不认真、帮扶不尽力的会员企业及时劝退,对具备条件的优秀企业积极吸纳,不断优化会员队伍方阵,为实现“两个更好”积聚更多底气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