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近岸海上卫星发射现场。
10月7日21时10分,中国首次近岸海上卫星发射在山东海阳黄海海域顺利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成功把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0月7日21时,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连理岛的国内首个海上发射观礼平台现场,中国火箭首次近岸海上发射进入10分钟倒计时。千余名观礼人员目光齐聚西南方向离岸约3公里处的黄海海域发射船。
“10,9,8,7,6,5,4,3,2,1……”21时9分50秒,现场人员齐声倒计时。
“点火!”
300米、500米、1000米……火箭在夜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升起来啦!升起来啦!”“太棒了!”“太震撼了!”……现场欢呼声、呐喊声响彻夜空,自豪兴奋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12分钟后,捷报从指挥中心传到现场: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开展导航增强及星间激光通信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1次飞行。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一个时刻载入史册!
这是我国第4次海上火箭发射,也是首次近岸发射。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张鸣介绍,本次发射首次将后端测发设备布置在岸上,发射点则位于3公里外的海上。在发射流程上减少了海上航行时间,合并优化了测试流程,使执行任务所需时间进一步缩短。相比远海发射,近岸发射海况较好,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航落区,简化发射流程,降低发射成本,能够满足更多轨道的有效载荷发射需求。
三年前,我国首次海上发射在海阳市黄海海域成功实施。海阳市抢抓机遇,启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海上发射被列入中国航天白皮书。三年来,东方航天港先后完成了国内首次海上发射和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年内还将完成发射保障任务3次以上。
锚定“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的目标定位,锻造“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里有船”的三大核心能力,加快培育国内首个集海上发射、星箭产研、卫星应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为一体的高科技商业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烟台航天事业正奋楫争先。
关键词
1987年2月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3所搬迁来烟。从此,烟台有了自己的航天事业。513所是我国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北斗导航卫星骨干研制单位。
2013年6月20日
航天员烟台姑娘王亚平开展了中国人的首次实时“太空授课”。
2019年6月5日
我国首次海上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在海阳成功实施。
2020年9月15日
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应用发射任务在海阳顺利完成。
2021年11月7日
王亚平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出舱。
2021年11月
山东长征固体火箭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在海阳建成投产,首次实现了火箭“山东造”。
2022年4月30日
我国首次在海阳实现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即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