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恰风华,世纪正青春。100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历经屈辱和艰辛求索的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华民族迎来了独立和振兴的希望之光。在随后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跨过道道难关,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过百年风霜雪雨,我们用人间奇迹告慰先烈、宣告世界: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更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自信满怀,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心情舒畅。
党无信仰不存,人无信仰不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坚守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矢志不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100年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革命先烈,不忘初心使命,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渴望光明、探索真理的信念之歌。他们追寻大道、百折不挠、勇毅攀登的坚定信仰和革命精神,让我们深切感悟到,崇高的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坚定的信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仍面临许多“娄山关”和“腊子口”,时刻在考验着我们的信念与担当。每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任何什么情况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要像革命先辈那样,信念如磐,坚定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必胜信心,以凝心聚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势能,以勇挑重担、苦干实干的责任担当,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开辟新境界、再创新辉煌。
政治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成熟,理论的成熟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如果理论上不清醒,遇到复杂问题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被思想的“雾霾”所俘虏。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奥秘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命之脉的继承和创新,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新征程上搞建设、谋发展、战胜一切困难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意识形态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其本质是复兴与反复兴、颠覆与反颠覆、崛起与反崛起的严酷政治斗争。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崛起”,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叫嚣“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四处煽风点火、无中生有、混淆视听,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围堵打压图谋,加之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冲击,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争夺“制脑权”的斗争更加激烈。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要从我们党的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辉煌成就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作者系山东省烟台市委原常委、烟台警备区原政治委员)